专家:地方行政改革影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成败
2015-04-26 20:32:40 来源: 中国网(北京)
4月25日,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网
张艳玲 摄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该书副主编汪玉凯介绍了《行政改革蓝皮书》的主要内容。中国网 张艳玲
摄
中国网4月26日讯(记者 张艳玲)“地方行政改革的成功直接影响中国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地方治理改革与创新任重而道远。”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4月25日介绍了《行政改革蓝皮书》主要内容时发表上述言论。
4月25日,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汪玉凯说,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考验中央政府的智慧,也考验地方政府的能力。其中深化上最大的担忧在于地方政府、特别是广大地方公职人员有没有能力承接好中央简政放权后的职责,对经济社会实施有效的治理。
晒权力清单是创新 如何发挥作用还需探索
构建权力清单能够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吗?汪玉凯在介绍《行政改革蓝皮书》时认为,政府在简政放权后构建权力清单,晒权,是一个重要创新,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但真正看好这项制度创新的并不多,这说明如何构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如何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
“放管结合” 难点 放权是第一位的
关于“放管结合”的难点,汪玉凯认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方面,主要矛盾仍然在政府。他们并不认为简政放权后会造成混乱局面。这说明目前的改革中,放权还应是第一位的,放权以后更体现政府责任。
如何防止政出多门这一政府管理的顽症?汪玉凯认为,多数人看好地方政府通过机构改革和整合、克服政出多门、多头审批的问题。但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不抱希望”,甚至认为是“换汤不换药”。这说明相当多的人对本次地方机构调整和审批制度改革还有相当的保留。
电子政务不能流于形式
关于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的评价,主要围绕电子政务的成效问题,汪玉凯认为,许多地方的电子政务系统构建确实存在注重形式、缺乏实际应用的问题。电子政务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发挥人性化的管理,让其真正发挥作用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
“中国地方行政改革的成功直接影响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主要是大政方针政策,各部门改革,主要的改革成果,我们大部分地方会影响改革的整体进程。第二、地方治理改革与创新任重而道远。第三、在解决政府旧的顽疾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如放管结构、地方的不作为问题等。这三个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应该高度关注的。”汪玉凯强调。
(原标题:专家:地方行政改革影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成败)
http://news.163.com/15/0426/20/AO5G70RG00014JB6.html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