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塞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其磅礴的气势怎体现出一个“动”字了得!
安塞除了腰鼓还有其它三项瑰宝:剪纸是“黄土地上活化石”;农民画被专家称为“母亲的艺术”;民歌被称为“中华民族之天籁”。
安塞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核,其精髓一直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但随着现代媒体文化的宽泛与传播,地方古老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很多文化品种面临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可喜的是,安塞的民俗文化总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无论在传统民间文化还是通俗文化的舞台上,安塞文化总能大放异彩。这让人惊叹之余不禁在问,安塞的民间艺术之花如何能绽放得如此绚丽?背后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不能不说,“从娃娃抓起”是安塞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最大秘诀。安塞人创造性地在全县推行民间艺术“四进课堂”活动,即剪纸进手工课,民歌进音乐课,腰鼓进体育课,绘画进美术课。如今,安塞县每年举办一次“四进课堂”竞赛,在中小学生中掀起了罕见的民间艺术热潮。因而有了这样的俗语:“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腰鼓不离腰,鼓槌不离手”,说的就是安塞男女老少全会打腰鼓,全都参与民间文化活动的盛况。安塞靠三十多年来不间断的重视和投入、保护和传承,才有了今日民间文化的大放异彩。近年来,安塞人文化平台和地标的打造接连不断,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腰鼓大赛及“鼓乡大舞台”、“陕北过大年”等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
应该说“从娃娃抓起”,为安塞民间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如今从安塞走出去的学生,无论到北京、西安还是全国各地上大学,都成了校园文化的主力军,成为安塞民俗艺术的最好名片。
6
8
11
13
15
17
19
21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