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马君武的辉煌人生
马君武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广西最著名的教育家,同时也是政治活动家、爱国诗人。
他于光绪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元1881年7月17日)诞生于广西恭城县县署,自幼聪慧,六七岁时,曾以“鸟鸣春”对“鸡唱午”的三字对,深得老师和父亲的称赞。九岁时丧父,家境艰难。靠亲友资助和母亲替人缝衣、插爆竹引线维持生活。
1892年跟舅舅诸嵩生去阳朔读书,在那里除读经书外,还读《大清律例》、《雍正上谕》等,被誉为“宫廷史家”蒋良骐(全州人)所写的史书《东华录》也是他所读的主要书籍。1916年毕业于柏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为我国留学德国学生获此学衔的第一人。除德语外,他还精通英、法、日三个语种,是个文、理、工农都擅长的工学博士。
1921年4月7日,孙中山被选为非常大总统。5月5日孙中山宣布就职,翌日任马君武为总统府秘书长。不久,孙中山对改造广西同志会的人说:“我使一个不贪财,也不惜死,既能文也懂得理工的,做你们的长官。”乃任马君武为广西省长。8月11日,马君武任省长职。但由于地方军阀割据,他没有实力作后盾,才华得不到实展。1922年5月,他出巡视察到贵县时,李宗仁手下李石愚听说他乘的船有枪,发动袭击,将掩护他的爱妾彭文瞻开枪打死,并收缴了他船上的枪。后来虽然李宗仁赔礼道歉,但并没有归还枪支。马君武有位叫陆费逵的朋友曾对他说:“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我主张本位救国,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做本行的事呢?”想起朋友的话,他到广州总统府递交了辞职报告。后来在上海见到这位朋友时,马君武说:“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悔不听你的话。此次种种损失、种种危险,我都不在意,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以后我再不从事政治生活了。”
1924年9月,上海创办私立大夏大学,教授、学生困仰慕这位曾任中国公学教务长的人的名词,请他担任校长。11月24日就职进入教育界。1925年4月,北京段祺瑞执政府的教育部,受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的请求,任命他担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直至翌年初,因为政府需要有名望的人与外国打交道,便任命他担任司法总长。位居高位,他不搞特殊,他所住的却是北京养蜂夹道一所小四合院,家具非常简单。有一次他的秘书廖中翼问他:“你为什么住在这养蜂夹道?房子矮小,地点不适中,距司法部又远,你最好住在前门一带,找一所宽敞、漂亮点的房子总比这里强。”马君武说:“不必,住这个房子我觉得很好,出门就是养蜂场,我时常可以去看,我打算学养蜂啦。”北京各部,都有总长专用汽车,供总长乘坐,司法部也不例外,马君武不常坐汽车,而常乘人力车,或者一个人在街上步行,有人笑问他:“你有汽车不坐,倒去雇人力车,甚至在马路上步行,你是怎样想法?大概嫌汽车走得太快吧!”马君武说:“步行,运动身体,于身体有益。汽车颠簸,不如坐人力车舒适。汽车快,可经缩短时间,当然是好,没有急事,何必坐汽车,浪费国家的汽油?”因此,一般人把他称为“平民总长”。
但弱国无外交,马君武当得并不开心。由于政府一系列卖国行为让学生不满,段祺瑞政府准备让马君武担任教育总长。工业大学学生派代表找到马君武,希望他不要去担任卖国独裁政府的教育总长。马君武对代表说:“同学们的意见很好,我决不会丧心病狂的压迫学生,本人决不就任教育总长职,且不受人利用,请放心。”
1926年底他又重任大夏大学校长。
1927年冬,新桂系聘请马君武为广西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马君武对于家乡广西,有很深厚的慕念之情,广西政府让马君武帮忙,尽管广西的条件比较艰苦,他也很乐意回广西服务,并于1928年春离开大夏大学回到广西,到梧州着手广西大学的筹备工作,校址选在蝴蝶山。同年10月10日,广西大学正式开学,他担任校长。1929年5月,粤军占领梧州,广西大学被迫停办。马君武只好去大夏大学任教一年(1929年夏――1930年夏),重任中国公学校长半年(1930年5-10月)。1931年5月,粤军被赶出广西。广西省当局即电请马君武回来恢复广西大学。8月,因有人认为广西无办大学之必要,省府又决定停办,经马君武在省府谈话会上反复陈说力争,始下决心恢复西大,马君武仍任校长。在1931年9月15日他在西大恢复开学典礼上说:“我个人今年已五十余岁,其他一切,我都不愿过问,把西大弄好,就是我一生的事业。”马君武并不是一个教死书的人,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九·一八”事迹后,他不明真相,写下了当时脍炙人口的《哀沈阳》两首诗讽刺张学良:“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这些诗很快流传全国。后来他知道这是蒋介石不抵抗的结果,便将矛头直指汪精卫和蒋介石:“这种做刺客做经纪出身的人,根本不配预闻国事。……蒋介石可以说是袁世凯第二了。”1933年9月,他在《奋斗、工作与生产》演讲中说:“学些什么本领去‘收复失地’,去‘复兴中华民族’,这也是目前中国新青年责无旁贷的工作。所以,西大近年来就确立了三项工教育目标,养成青年学生:一、科学的知识;二、工作的技术;三、战斗的本领。以达到救国的目的。”办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他在制定出的《广西大学校歌》也说得很清楚:“保卫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为国牺牲,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求得知识,炼好身体,更遵守严格纪律。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对内团结,对外抵抗,为祖国奋斗到底!”他很重视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凡是每星期一的纪念周,他只要在校,都要出席、讲话。每次讲话,几乎都要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说明国难深重,批评国民党不抵抗。由于马君武在学校宣传为国为民,抗日民主气氛比较浓厚,引起了国民党和新桂系的不满。1936年6月,新桂系操纵制定了《高等教育整理方案》,规定由省主席黄旭初兼任校长。马君武求白崇禧让他担任理工学院院长,白崇禧恼他宣传抗日,没有答应。他曾对他的学生周百嘉说:“我一生做了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做的,只有办西大才是我求别人。创办时,我求黄绍竑,多拨经费,1931年请李宗仁恢复西大,现又向李、白请求,我可以不当西大校长,当一个理工学院院长也行,但他们不答应。”马君武没办法,只好痛心地离开了西大,也离开了广西。后他不惜降低身份,担任广州私立培桂中学的校长。1939年8月22日,广西大学改为国立,马君武再次被任为校长,这时他患有很严重的胃病,但他带病办公,督促各院、系、处的工作,他廉洁奉公,从不收不义之财。一次,广西大学向香港德商洋行购买了一批教学仪器,代理人李某按当时惯例,问马君武要多少回扣?马君武听了李某的话,满面怒容,将眼镜往头上一推,瞪眼怒视。李某听说马君武发怒时有这个动作,吓得赶快溜走了。后来,马君武叫那个姓李的把那些所谓的回扣一起算到总帐去,能买到什么需要的仪器就买什么,全部归公。1940年8月1日,因患胃穿孔症,医治无效,马君武病逝于教育岗位上,葬于桂林市雁山区桂林至阳朔的公路旁。计马君武前后三次出任广西大学校长,历时8年,连同大夏、北工、中公、培桂,教龄长约15年之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赢得了“北蔡(元培)南马”的美誉。
马君武逝世以后,周恩来送来了祭帐,挽词是:“一代宗师”,朱德、彭德怀的挽词是:“教泽在人”。冯玉祥的挽联则是动人心魄:“大雅云亡,击铎临风思国士;寇氛日亟,挥戈洒泪哭先生。”李济深的挽词则将马君武比作唐朝的韩愈:“桂林人文,从古秀起,公学渊涵,新旧砺砥,八载蝶山,春荫桑梓。声教风讫,天下仰止,拟之昌黎,名倘如此,炳炳麟麟,先生不死。”
综观马君武的一生,为国为民为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可谓高风亮节,教泽在人,不愧为一代宗师,至今仍风范犹存。
广西全州县全州镇政府蒋廷松邮码541500电话0773-4813671手机13768039176
jiangtingsong200395@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