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dayonggege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转载]散落在厦门新城和老区的那些美食

$
0
0

    到厦门吃的第一顿饭是在集美区孙坂南路附近一个夜市,那天确实有点饿,味觉产生了幻觉,感觉吃什么都香,而且是个四川人开的馆子,所以我觉得不算数。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找了一家普通话说得更英语似的莆田人开的饭馆进去吃早饭,心想美好的一天就要从这饭馆里开始了。那到底吃什么好呢?我急中生智按照什么没吃过、什么没听过点什么的原则点了一个“卤白粿”。老板在厨房忙了半天给我端出一个热气腾腾的大碗,我一看,这不明明是煮年糕嘛!你好好的叫你的煮年糕不就完了,叫什么“卤白粿”嘛,这玩意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赶紧再点一个老陕熟悉的卤面吃完赶路吧。可是没想到又是一碗白不叽叽连汤带水的煮面条!原来福建人把煮的东西叫卤啊。

 

    我带着满脑门子的雾水和遗憾向岛内走去,接着去寻找那些传说中的鹭岛美食。
    我是怀着一颗对异地他乡美食崇拜的心情来到中山路的,我准备把我真正意义上吃的“第一次”交给她。没想到我那颗已被莆田“卤白粿”浇的湿漉漉的心,再次被蹂躏了一把。

    为了不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我问了一个卖巧克力的小伙子,你们当地人都在哪里吃饭?他告诉我从这个牌坊上去,然后左拐,跟着香气走。


      上得台阶,香气没闻到,倒是一大堆苍蝇把我给簇拥到了一条腥臭的街道上。路两旁全是开放式的海鲜大排档,我走了一个来回,发现每个档口的老板都虎视眈眈的瞪着我。已经十二点多了,怎么没人吃饭呢?难道等我来开市吗?

    我疑惑的逐家“考察”着,这时一个个头不高敦实的小伙子热情给我推荐他家的海鲜。听他说话口音有点耳熟,就问他是哪里人。他说陕西渭南人。哈哈哈,这不就是常说的他乡遇故知嘛,就在他家吃了!可是我忘记了还有“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的警句。

    他家所有的菜还没有我用脚炒的好吃,这就不说了,关键是那只用竹签拼接起来的烤龙虾是臭的。这时再找那位陕西乡党,早就不见了踪影。唉,千里迢迢跑来被故乡人忽悠了一把,这不是坏陕西人厚道的名声嘛。


      还好,当天晚上我在黄厝村找回了对厦门美食的自信。

    能来这里完全源于一位刚从厦门旅游回来的西安美女吃货的推荐。当她给我说黄厝这家叫“好吉利”餐厅做的炒花蛤和酱油水煮杂鱼时,我都能听到话筒那边她吞咽口水的声音。

    不愧是吃货,她的极力推荐没有让我失望。只是道路有些遥远。

   

       可即使再远,当老妈来的第一天晚上,我还是把她带到黄厝品尝了一下“好吉利”。那天晚上老妈吃虾的时候,抬头看了我一眼,幸福的笑着。那会儿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不是我这人矫情,而是我知道,要是在以前,陪她吃饭的一定是我父亲。当时老妈问我怎么了,我赶紧说菜汤砰进我眼睛里了。


       吃完饭需要消食的话,那就到厦门久负盛名的曾厝垵吧。这里是除了鼓浪屿之外还能把你腿走细的地方。

    曾厝垵的巷子曲里拐弯阡陌纵横,很容易迷路。我第一次来这里时,感觉明明走的是直线,可是出来时却到了一公里外的一条黑灯瞎火陌生街区。但只要跟随着人潮走,出现在你面前的不是精致的小店,就是精美的小吃。

    曾厝垵是集吃、住、游、购于一体的地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游客都是年轻人,所以我带老妈来的时候,就选择一条最热闹的小巷转了一圈。


       在曾厝垵溜达,你如果真的不吃一点东西,那确实就对不起跟你混的腿、眼、嘴、胃这帮兄弟了。根据自己的胃容量,我挤进人堆里,要了一块蓝莓吐司。实事求是地说,这东西比肉夹馍贵,可份量和味道远远不及肉夹馍。

       这就是那天让我吃得迷茫的卤面和卤白粿。可来厦门这么多天,假如没有吃过正宗的厦门早餐,那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溪岸路一个飘着细雨的早晨,我在一家小餐馆门口又遇到一群说鸟语的厦门土著,他们叽里呱啦给老板娘说着什么,然后老板娘就飞快的用剪刀将煮熟的猪大肠剪成小块,和米线一起在滚开的汤里浸泡。我照猫画虎的也要了一份,别说,味道真心不错!出来一看,才知道刚才吃的叫“面线糊”,是地道的闽南小吃。

 

      当我们第三次来到中山街时,这里已经有全副武装巡逻的特警了。我对老妈说:这下咱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吃了!


      头几天我每天都在考察和筛选老妈能吃的东西。黄远堂的广告铺天盖地到处都是,买来一盒一尝,太甜,老妈不宜。

      赵小姐家的茶和馅饼我都吃了,感觉还可以,在我再三的劝说下,老妈也进来点了一杯红茶。她喝了第一口就开始数落人家赵小姐,说还没有肯德基的红茶好喝。没办法,这就叫先入为主啊,味觉一旦定位,就很难改变了。

 

       厦门路边卖得最多的水果有三样:枇杷、杨梅、青芒。前两样是老妈的最爱,而芒果由于糖分含量太高,老妈一般不吃。平时我也很少吃芒果,更别说青芒了。可那天在黄厝我把我的“第一次”青芒给奉献出去了。这个第一次非常值得,因为让我知道了原来芒果会如此好吃。

    在我的鼓动下,那天老妈也尝了一次,看她跟我的感觉一样,我一下就买了六个背回了酒店。

    友情提示一下,在厦门买水果一定要去超市里买,会贵一些,但是分量十足。当地人告诉我,那些流动商贩用的都是六两秤


       我在厦门怎么吃都没事,可老妈来了之后,最让我头疼就是她的吃饭问题。因为老妈不吃辛辣、忌油腻、生冷的东西更是不吃,既要让她吃得高兴,还不能让她吃的重样。不过这些问题我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我先是在我们住的宾馆旁边也就是百家村路上发现了一家海鲜排档,老板很客气,菜的味道也在黄厝“好吉利”之上。老妈问我为什么这里的东西要好吃一些呢?我说一个在乡下,一个在城里,就好比上王村的东西能跟回民街的比吗?


     我原来以为盐水鸭只有我老家南京有,没想到在厦门的街头也发现了它的身影。我问宾馆前台的美女,她说这家可是厦门的老店了,是福建的做法,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我买了一份鸭捃拔,果然好吃!老妈嘴里念叨着:“我也跟着你胡吃一次。”吃完之后也是大加赞赏。我说不好吃怎么能开五家分店呢?

      “阿强大排档”是我下错车后糊里糊涂走到这里的。那天晚上我就发现这里被当地人搞得座无虚席,要不是我刚吃完饭和急于找厕所,我非得在这里来个加餐。

    回到酒店我对这里还是念念不忘。老妈来了之后,我更是立志要来吃一次。但我那天是迷路摸进来的,压根就不知道街道名,但“有什么东西能难住一个吃货的心”!我凭着仅有的模糊记忆,在第三天下午终于在百度地图里找到了他的所在地:幸福路!

    我特地选择这里作为告别厦门的“晚宴”。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非常正确,能有那么多当地人在这里吃,味道一定差不了。

    只是他家的上菜速度奇快。老妈问我芦笋刚拿进去就炒熟了,洗没洗啊?我说人家要保证原汁原味,再说高温可以杀菌消毒。毫不夸张地说阿强家的酱油水炒菜是我在厦门吃的最好最香的。

   

     最后我要隆重介绍一下中山路杨小贤的烧仙草。

    我的烧仙草第一次是在沃尔玛门口的“八婆婆”家发生的。那天我试着买了一杯,味道很奇特,和一般的冷饮截然不同。后来我又在曾厝垵尝试了第二次,感觉更好。那天我在中山路看到了“杨小贤”这三个字,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走进去点了一份,顺便和旁边两位美女聊起了天。她们说这是厦门最好吃的烧仙草。

    这么好吃的东西不让老妈尝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可老妈又不吃冷饮怎么办呢?

 

       第一天我是连哄带骗的把老妈请进了杨小贤。我把红豆烧仙草和奶茶烧仙草各点了一份。刚开始老妈怎么都不吃。我说哪怕你尝一口都可以。后来老妈告诉我她是捂着肚子吃的烧仙草,结果最忌生冷的她那天肚子竟然没疼。回到宾馆老妈一直在念叨烧仙草真的很好吃,居然提出来还想再去吃一次。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临走时老妈还问人家服务员烧仙草能打包吗?她想带回西安。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