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转载]略谈钱钟书与文怀沙—我们的两面穿衣镜

略谈钱钟书与文怀沙—我们的两面穿衣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钱钟书与文怀沙,两人关系好起来的时候可谓形影不离,但是一旦坏起来就形同陌路。为何如此?乃因共同的爱好悬殊的志趣使然。

能够交朋友的,往往是由于生活中有着世俗的“共同语言”,关键不在于真才实学的根底有多深厚。钱钟书与文怀沙都生于辛亥革命前夕的1910年(按照后者自称的说法),时代社会背景大体相同,两人都是风流才子、倜傥名士,后来又在学术界“混”得一定声誉,具备了交朋友起码的条件。

钱钟书一门心思做学问,家学渊源(父亲钱基博已是名学者),天赋聪明,自幼入名校、留学西洋,恃才傲物,生性桀骜不驯、蔑视权贵,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对于世俗多半持批判态度。而文怀沙出身寒门,正式学历只有中学,虽博览群书、自学成才,嘴尖舌利、出口成章,但不过是杂家,学问并不专亦不精,且一向攀附权贵,巴不得世俗生活能够出现“腥臊并御、阴阳易位”(屈原《涉江》句)的局面,以便乘机会浑水摸鱼。

钱钟书内秀,文怀沙外扬。钱钟书钻营故纸堆,文怀沙钻营名利场,一方面以屈子自命自勉,另一方面却狗苟蝇营。这样一个文怀沙尽管张狂而人格分裂,却交游甚广而“朋友”很多,且擅长巴结逢迎。人格分裂者,往往高谈阔论时灵光乍现,听起来好像亦不乏思想。这对于清高孤傲,尖酸刻薄,不喜交际,曲高和寡的钱锺书来说,正中下怀,是他所需要和弥补的。因此,钱钟书曾经赠给文怀沙一首诗,诗中有“非陌非阡非道路,亦狂亦侠亦温文”一联(据博友指出:“亦狂亦侠亦温文”是引用龚自珍的诗句:“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这算是欣赏文怀沙好的一面比较确切的刻画。据说,此联如今仍然挂在文怀沙的家中。

 

于是乎,我们可以简单地初步概括钱锺书与文怀沙交往的共同起点:才子名士,风华正茂,每出狂言,讥讽时局、臧否人物,尽管两人的动机和出发点不尽相同。然而,两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亲密关系,一定还有更多的生活细节上的联系。男子汉亲密聚在一处,往往好谈女色。对女色的关注是人性的体现,也是进一步交往最好的桥梁。它可以在人性的表面上,填平高雅与低俗的鸿沟。

因之,钱锺书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文怀沙曾说:“读书人分为四种,一是从不通到不通;二是从通到不通;三是从不通到通;第四种最罕见——是从通到通,天纵之资是也,钱默存其学也博。”文怀沙还曾经这样夸奖钱锺书:“《谈艺录》是《管锥编》的先驱之作,我们可以领略著者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之学。他被视为20世纪的一代硕儒是毫不奇怪的。读钱先生书最令人受益的是:使人感到‘学,然后知不足’。默存公其‘学’也博。”“钱对我维护备至,劝我要慎蓄锋芒……”

 

有资料表明,钱锺书杨绛夫妇,一度曾引文怀沙为“知己”。1963年2月27日杨绛写给文怀沙的信云:“锺书每日必念你至少三遍,爱而‘打彭’之……”。(陈注:“打彭”音 dangbang 即吴语“开玩笑”的意思。)1963年文怀沙因“流氓罪”遣送农场劳动教养后,杨绛曾织过毛衣送给文怀沙,文的母亲也由钱钟书杨绛夫妇照顾……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文化人知道,文怀沙曾经是钱府常客。钱先生身边的人也有印象 —— 当时钱老对此公奖许有加。

然而,好景长而不久,因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人的一生中,真正的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没有共同的志趣,友谊终归要破灭。钱锺书是一整瓶醇厚甘冽的老酒,而文怀沙却是半瓶荤腥的水醋。文先生肚子里的货色倒空之后,钱锺书也就不大情愿再同他交往下去了(一说为了某事、待核实。据刘墨先生说:提起这件事来,文老至今心痛不已。断交的起因是上海《文汇读书周报》刊登过一篇论钱与文的学问的文章,大意谓:论学,文不如钱;论识,钱不如文。这本来没有什么,但钱钟书却认为这样的文章是出于文老的指授,因而怪罪文老,文老回信道:“我在狱中穿的是杨绛织的毛衣,我的母亲也由你们奉养,论这样的交情,你要我的命可以,但这并不等于说你可以任意污辱我。从此与兄绝矣。”我还问过文老:“钱钟书行文刻薄,却为何能享大寿?”文老答:“钱钟书是一个心地非常非常善良的人。”言毕叹息。)。

于是,文公立刻转过头来说钱先生的玩意不行,最终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作践他人。

      一旦翻脸反目,文怀沙就搬出自己杜撰的“学兄”鲁迅来贬抑、攻击钱锺书了。文怀沙说:“鲁迅既有学问也有见识,而不是有学无识。”他认为,“中国有许多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虽然读破万卷书,但并无见识,而鲁迅把学和识结合得完美,并把它变成行动。”此公直截了当地说:“我所说读破万卷书,但并无见识的文化人是指钱锺书。”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文怀沙又云:“我和钱锺书是好朋友,我很了解他,他书读得很多,很博学,但缺少见解,他总是客观的,带点讽嘲性,却没有爱得那么深沉。”“钱锺书的主要学术著作《管锥编》又是拉丁文,又是希腊文,运用了几种语言,读者就算全部读下来也不一定看得懂。鲁迅被一些人评为刻薄,是因为他爱得深沉,他爱自己的民族,恨铁不成钢,他看问题很尖锐,尖锐得叫人受不了。钱锺书是博学,读得很多,但他像图书馆一样,卖弄他的学识,卖弄的痕迹可以看到,鲁迅则是个拥有卓越见识的人,两个人不能比。”

      不管文怀沙如何攻击钱锺书,也不管钱锺书的学问究竟有多深、多少社会价值,我们可以负责任地断定:钱锺书是真正的学者,是品学高尚之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备知识分子个性的人,是对中国学术、中国社会有重要贡献的人。而且终生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真学问。相比之下,文怀沙则是一个各个方面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这样的人,能够依靠权贵,钻营于社会,并以“国学大师”的面目示人,且被骗拜倒在其脚下者竟不可胜数,实则是中国之不幸,文化之羞耻。

 

1988年,一位新派的国家领导人不知底里,曾经赠诗《致文怀沙先生》:“骚作开新面,久仰先生名。去岁馈珠玉,始悟神交深。君自九嶷出,有如九嶷云。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不谙燕塞险,卓立傲苍冥。闭户惊叶落,心悲秋草零。心悲不是畏天寒,寒极翻作艳阳春。艳阳之下种桃李,桃李芬芳春复春。哲人畅晓沧桑变,一番变化一番新。如今桃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

 

文怀沙已经声誉通天,但不知他能否意识到“如今桃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的更多含义。“国学”、“大师”之争可以休矣!中国的希望在于吐故纳新。

当然,文怀沙的史迹是一笔值得保护的“文化遗产”,同时,现在的他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面镜子。也许,正是他的不甘寂寞、活跃表演,才让我们正视他、甚至有点儿悲悯他,理解他……

与此同时,我们才有这么两面穿衣镜,可以进行更加深刻的反省,包含着对我们自身的反省——或许,在我们自己的根子(命脉)里面,会有一点钱钟书、也有一点文怀沙的影子?似神、似鬼?

而我们自己,照照镜子反躬自问,切忌装神弄鬼,而一定要三省吾身,堂堂正正做一个像样的大写的人。(在博友无名氏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加工)

 

【附注】网络上争议的焦点似乎过于集中在其年龄真假、炒作和“好色”等问题上,但对其学术成就、学术地位的辨析,却并无太多学术界的权威意见。因文怀沙头衔中有鲁迅研究专家、楚辞泰斗、史学泰斗等称谓,记者针对有关学术领域,采访了学界一些专家。学者们大体认为,文怀沙并无突出学术成就,在学术界并没有太高地位。……但在某些后起之秀的眼里,“文老是一个多才多艺、特别有激情、很聪明的人。”“他特别善于演讲,九十几岁的人,竟然一口气讲两个多小时,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因为多才多艺,幽默风趣,一副仙风道骨之像,又乐于跟年轻人交往,许多人愿意与他做“忘年交 ”。……是媒体把他炒成“大师”,而他自己心底里明白,他文怀沙算不上什么“大师”,这总比那说谎成性的余大师略胜一筹。

巧言令色的文怀沙本来是媒体吹捧起来的,如今,媒体又揪他这么一个老人大肆做文章,倒有些苛刻了。实际上有些奸诈狡猾的书商是把文怀沙当作“提线木偶”,那幕后提线者,是为了借他虚名赚大钱。又像那马戏班主把他当骑在羊背上转圈的猴儿,利用猴儿虚荣心衣冠作秀,而耍猴的主子在幕后售书发财、渔翁得利,还暗自得意呢!

请继续点击

 

估估“余大师”、“文大师”的学术斤两

 

玉郎君点评余秋雨语录

所谓国学大师其实坑蒙拐骗

请看余秋雨怎样做学问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说谎骗人蔓延为中华民族的传染性肝炎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陈明远博客开博两周年致谢网友们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六学者纵论金庸辞职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金庸辞去浙大院长、博导前后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金庸是明星而非博导 

 

真相:余秋雨文革时期是个什么样的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们为何继续批评余秋雨

玉郎君解剖老余之一(摘录)

实录——精神文明遭遇的强暴

摘录余秋雨版本的“普世价值”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罕为人知:秋雨打官司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余秋雨恨之入骨的沙叶新的言论

请听沙叶新——余秋雨的“眼中钉”说什么

余秋雨极度害怕而又仇视的人们(部分)

 请自称不看报刊、从不上网的余秋雨睁眼看一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不上网的余在网上的博文及网友们部分评论

 

央视大火的真相如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哀悼顾圣婴大姐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陈佩斯 悲喜人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娱乐圈的千古一帝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通向郭沫若内心世界的窗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难道有如此做文字游戏一样做学问的吗? 

倾国倾城的貌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老师,这就是你们中国人的摩登形象吗?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金钱掂量知识分子价值?(陈明远答记者问)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