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金瓶梅》与《红楼梦》的“缘分”
来源: 今晚报 2015年7月17日17版 发稿时间: 2015-07-20
15:54
您当前的位置 :南开之声 正文
《金瓶梅》与《红楼梦》有着不解之缘。
一方面,二者之间有某种“竞争”关系。明末清初有“四大奇书”之说,《金瓶梅》名列其中,另外三部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而到了20世纪,这个说法逐渐被“四大名著”取代。两相比较,原来是《红楼梦》“挤掉”了《金瓶梅》。
《红楼梦》替代《金瓶梅》,似乎并无不可。但细想下去,又不是那么简单。如果置换,为什么不换掉《水浒传》或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或者为什么一定要置换?“五大”名著又有何不可呢?
其实,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人们对《金瓶梅》的评价大有保留。当时,《金瓶梅》的主要“罪名”是“自然主义”,而《红楼梦》是“批判现实主义”。在当时的话语体系中,这两顶帽子可是褒贬悬殊的。对《金瓶梅》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罪名”:一是直露的性描写,一是“只暴露黑暗,不写光明与希望”。不能说这种指责所针对的事实不准确,但由此而来的评价是否准确、合理,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又有着“师徒”或“兄弟”一般的关系。
小说史研究中有一句“常谈”:“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在《金瓶梅》之前或同时,白话长篇小说都是写历史上的事情,历史演义也罢,英雄传奇或神魔也罢,都不是着眼于当下的芸芸众生。而从《金瓶梅》开始了根本性转变。虽然它也假借了宋朝的名义,但所写是完全超越具体朝代的人情、人性。更何况,明眼人一目了然的是,小说名义上写的是前代,其世情民风、朝政市井都是当代的写真。而《红楼梦》正是在这一点上接续了它——正面表现现实的人生。二者都是聚焦于一个家庭,写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写家庭的兴衰。这一点很重要,不是写家庭生活里的一般横断面,而是在一个纵轴上写家庭的盛衰史,从而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哲理性思考。同时,二者都是通过一个家庭来表现社会,特别是表达对社会黑暗的批判。还有一个重要的相承续的方面,就是围绕着男主人公写了一群性格各异的女性,而且占据了全书笔墨的大半。
这种写法,这样的内容,在《金瓶梅》之前是没有的,而在《金瓶梅》之后,虽然有了《林兰香》等少数仿效作品,但真正得其神髓而能与之比肩的,却只有《红楼梦》。
在那场后人安排的“竞争”中,《金瓶梅》败下阵来的主要原因,虽说与当时的“裁判”不公平、“竞赛规则”对其不利有关,但也确有其咎由自取的因素。
《金瓶梅》这本小说,一部分为“正常”的文学描写,另一部分为“直露”的色情描写,且比例较大。这后一部分既有作品自身的逻辑性需要——一个堕落时代的“欲海写真”,也有迎合读者某种心理的目的。《红楼梦》正是在这方面远离了《金瓶梅》,它也写“欲”,但笔下有分寸,多用藏锋,而作者更把诗人的气质浸润到叙事的笔端,于是形成了高雅的格调。
如果站到更高的层次来看,也可以说:雅有雅的妙处,俗有俗的价值。更何况,两部书所重点描写、表现的社会层面各有不同,所以这两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说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相映而成妙境。
发布日期: 2015-07-17 00:00
http://news.nankai.edu.cn/nkzs/system/2015/07/20/00024253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