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11家独立学院集体转设 成民办大学获更多自主权
2015-06-22 07:16 长江商报
新浪湖北 > 新闻频道 > 文体生活 >
正文
新浪首页
长江商报消息 11所已成为民办高校,将走差异化办学道路与公办大学竞逐市场
□本报记者 胡梦 张衡
对独立学院来说,这是一轮具有里程碑意味且令人眼花缭乱的华丽转身。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转设为湖北商贸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转设为武汉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转设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转设为武昌首义学院。5月25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连发4个通知,宣布湖北省政府决定同意省内4家独立学院脱离母体“独立”。
而早在2006年,湖北就以29所独立学院的数量位居全国之首。2008年,教育部出台26号文件,支持独立学院转设,并要求5年内“独立”完毕,2011年起,先后有汉口学院、东湖学院等率先脱离“母体”,截至去年6月,湖北剩下24所独立学院,数量居全国第二。随着上月底的4所独立学院集体转设,至此湖北共有11家独立学院“独立”。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独立学院都希望通过转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与公办大学展开真正的市场竞争。
独立学院集体“断奶”
要么转设,要么撤销或合并,这是2008年教育部为独立学院开出的“处方”。1999年起,独立学院横空出世,知名大学出牌子、独立学院出钱的模式一直持续了十多年,独立学院起步晚、底子薄,要与“母体”脱离并非易事,但破茧而出才能找到出路。
从2011年起,湖北的几所独立学院开始“独立”,如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随后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等11所独立学院也纷纷完成转设。
转设后,这些高校均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北省教育厅,定位都是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湖北商贸学院办学的举办者为武汉市激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5000人。武汉学院的举办者为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2000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举办者为武汉冈部投资有限公司,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武昌首义学院的举办者为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4000人。
湖北省政府均要求这些举办公司要进一步加大对学院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科专业和师资建设。专设的学院都要按照办学定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转设后获更多自主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目前湖北省已经脱离“母体”独立设置的学院,除了几家选择去除“母体”前缀外,不少独立学院选择“改头换面”。
一家独立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的更名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定位、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所在区域地理等原因。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更名为武昌理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独立后更名为武昌首义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更名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基本都突出了办学特色。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宣传处副处长唐军国介绍,转设后的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办学定位、专业硕士试点、协同创新、国际教育合作等方面将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而转为民办学校后,各级教育、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将民办普通高校纳入同级教育专项、科技专项扶持范围,重点用于支持此类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师培训、科学研究等;建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推动高水平民办普通高校建设。
同时,民办普通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以及升学、就业、创业、转学、考试、交通优惠、医疗保险、户籍迁移、档案管理、评奖评优、伙食补贴、公务员招考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学生享受同等权利,有了这些“优惠”仿佛给独立学院打了一剂强心针。因此,只要符合转设条件的独立学院纷纷选择了独立。
差异化竞争成民办大学共识
几乎所有独立学院转设后都面临两个问题,到底是维持现状还是寻求更大的发展?长江商报记者在采访了6所民办大学后得知,也几乎所有学校都选择了走发展之路,为了能错位竞争,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将自己的特色尽情发挥,有的追加投资、有的请来明星办学、有的专攻重点专业。
腾讯创始人之一陈一丹投资20亿元在鄂办学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纷纷将目光投向5月独立的武汉学院上,原来武汉学院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办学,运行情况一直良好。陈一丹确定投资后,武汉学院将迎来深度改革,一所新的校园已经竣工,腾讯精英班也将在“一本”招生,定位于国际化应用型大学的武汉学院宣布要将校企联合贯彻到底,将最终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学校更确定办学性质为公益性大学。
今年5月,成龙乘私人飞机来汉办学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关注,他的学院就是转设后的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由成龙担任院长,这也是成龙首次与国内高校合作开办此类学院,此外成龙还带来了超豪华的教师团队:首席教授冯小刚、张国立,客座教授徐帆、李冰冰。该校表示,成龙亲自来办学与学校转设后的定位也十分符合,学校确定以艺术学和工学为办学方向,艺术生占学生总数的一半。
而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转设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则选择订单式培养人才,侧重走应用技术型人才。该院楚商学院院长黄义武介绍,学校由此前的20—30家校企合作单位,增加到一百多所,在人才培养上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订单班,学生进企业开展工程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将由现有的30%,计划上升至50%。此外,重点发展IT、物流、机械制造等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专业。以物流专业为例,学校邻近金口地区,汽车物流产业需求较大,学校而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自身的特色及优势,将专业定位与汽车物流管理。
原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转设后的名字与以往差别最大,该校校长周进解释,武昌首义学院将注重培养学生吸收国际多元文化,目前已分别与美国、台湾地区开展了大学生海外交流、访学等项目,将进一步开拓与国外高校的交流项目,通过逐年增加海外友好学校国别和数量,提高合作层次,争取五年内海外友好合作院校达到2至4所,力争提升学校在境外影响力。
此外,还将有来自台湾的100名双师型专兼职教授将在武昌首义学院执教,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侨光科技大学等十余所台湾高校签订合作交流备忘录,就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合作与联合培养等达成合作意向,引进台湾优质的教师资源,借鉴台湾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
湖北已转设的独立学院
1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汉口学院
2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武汉东湖学院
3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武昌理工学院
4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5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武昌工学院
6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文华学院
7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8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湖北商贸学院
9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武汉学院
11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武昌首义学院
http://hb.sina.com.cn/news/w/2015-06-22/detail-ifxefurt9557798.shtml?from=hb_ttt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