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陈博士:唐宋以降,在中国中原大地上以汉人为主的农耕国家有两次亡国的经历。亡国对汉文化的摧残是极大的,特别是宋亡,汉族精英几乎损失殆尽,因此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之叹。但是,汉文化的巨大生命力还是渗透在汉人的血液里,汉民族的优秀品质还是被汉人后代顽强地继承下来。
在20世纪再一次面临外族强敌的全面攻击时,以汉人为主体的中华民国进行了艰难卓越的、长达14年的抗战!中国与盟国相互支持,并肩作战,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中国牺牲了200多位将军和300多万官兵,千万平民百姓遇难。在这场艰难卓越的伟大卫国战争中,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必须被记住,那就是当时的第一夫人 – (蒋)宋美龄 女士。
这里介绍宋美龄夫人在美求学的年谱。
在美国,至今还有许多女子学院,其中有两所女校在华人中最著名,因为这两所学校与宋美龄夫人的名字联在一起。这两所女校的中文译名很相似,一是: Wellesley College(通常译为 卫斯理女子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卫斯理镇;二是:Wesleyan College, 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位于佐治亚州的梅肯市。】
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和卫斯理女子学院的骄傲
宋美龄夫人 留学美国的简历
宋美龄:公元1897年3月5日(阴历2月12日)诞生于上海。【注1】
公元1902年(5岁)入“上海中西女塾” 【注2】幼儿班学习,寄宿。是年,大姐宋霭龄,到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留学。
公元1907年(10岁)和二姐宋庆龄乘邮轮赴美。因年龄太小编入“威斯里安女子学院”非正式班学习;创办了一份名“三个小家伙”的抄写小报;开始读狄更斯的大部头著作。
公元1908年(11岁),由于年龄太小,离开“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进入“皮德蒙学校(中学)”读八年级;二姐宋庆龄还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读书。
公元1909(12岁)年回到“威斯里安女子学院”预科学习,学校派专人给予个别辅导。
公元1912(15岁)年正式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上学。
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宋美龄度过了快乐的少女时代。她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女孩,经常破坏学校的规矩,用各种花招逃避惩罚。老师们在悉心教育她时也包容了她的淘气,尤其是校长夫人,给了她母亲般的关怀。她在这里掌握了一切在上大学前应该具备的知识;更因为年龄较小,所以更快地适应了这里和学会了语言。
公元1913年(16岁),当二姐宋庆龄1913年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回国后,家里人决定让她到马萨诸塞州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求学,(“卫斯理"就坐落在“常春藤”哈佛的旁边,30分钟的车程。)以便由正在哈佛读二年级的哥哥宋子文就近照顾她,因此她转入了美国最著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
1917年(20岁)她以“杜兰”荣誉学位毕业,这是卫斯理对优秀学生的最高奖励。
在“卫斯理女子学院”,宋美龄显示出了她非凡的才华。她在卫斯理主修英国文学和哲学,同时对各种知识有着相当广泛的兴趣,她选修了天文学、历史、植物学、教育学、英文写作、圣经史和演讲,还粗通一点法语和音乐,会演奏钢琴和小提琴。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活跃分子,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和社团活动,喜欢游泳和打网球,三年级时她还加入了卫斯理历史相当悠久的T.Z.E社团,在那里与高年级学生一起研究音乐和艺术。
【注1】宋美龄公元1897年3月5日(阴历2月12日)诞生于上海,排行第四,是最小的女孩,父亲宋嘉树,为卫理公会传教士,早年曾参与革命,母亲倪桂珍出生于大夫家庭,受过中等教育;美龄排行第四,姐霭龄、庆龄,兄子文、弟子良、子安。
【注2】威斯里安学院在当时的美国可是大名鼎鼎,因为这是美国第一所得到政府认可的女子大学,属于卫理公会教派,是专为上层社会女性设立的学校。
它和我国早期的女子教育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渊源,解放前上海名媛的天堂—上海中西女塾就是由美国南方卫理公会的牧师开办的,其第一任校长海淑德正是威斯理安学院的毕业生。而中西女塾当初设立,就是为了培养中国上层女孩成为有教养的淑女。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