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dayonggege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转载]吊李仲南

$
0
0
原文地址:吊李仲南作者:滋春

吊李仲南

从上海回扬,十六号中午到阿华理发店去理发,等候时随手拿起一张《扬州晚报》,“南社一人驾鹤去,江左望海泪忍垂”赫然映入眼帘。报道: 213日下午450,扬州长寿老人李仲南辞世,享年108岁。使我心头一愣,本来春节还准备给他老人家拜年,没想到他等不及猪年来临,就已跨鹤西去。尚记得元旦那天,从上海打电话给他祝贺新年时,是侍候他的张师傅接的,说李老卧床不能亲自接听了。当时有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不过还是希望春节时再见他一面。李仲老如此高龄堪称人瑞,可毕竟是风中残烛,倏然而逝亦在情理之中。

算起来与李仲老相识也有十多年了。是在市六中工作时,正为学校发展缺乏资金大伤脑筋之际,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一位朋友介绍说,复旦出身的李老,门生弟子遍布海内外,前不久还为某高校引进一笔投资,何不与他联络联络?于是就请这位朋友引见登门拜访。李老给人的印象是面相清癯,精神矍铄,谈吐不俗。在得知来意后,他表示:为发展教育,乐意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六中遂聘请他担任顾问,还把他接到学校参观,请他对学生作了题为“读书与做人”的讲演。不久,他与一位在马来西亚的学生取得了联系,提起了这件事,有了一点眉目。过了半年,他突然打电话过来说:那个学生不幸遭遇车祸。事情未能如愿,他感到很抱歉。并表示要继续为六中效绵薄之力。七年前的敬老节,教委在市职教中心(原六中)为全市退休老教师举办盛宴祝大寿,李老作为百岁寿星,接受了市、局领导和师生们的庆贺。

李仲老的传奇经历,曾数次听那位保险公司的朋友讲过:他从复旦毕业后,在十里洋场洁身自好;受陈去病、柳亚子耳提面命,是南社后期社员;撰写并出版过《绝妙好词》、《六书通仪》等著述;抗战时期在上海办过扬中沪校;受宋庆龄之托,给鲁迅送过警报;解放前夕,任张謇办的南通商学院教授兼训导长等等。轶闻还有:一位复旦毕业,现居台湾的教育名宿某女士,因爱慕李仲南终生未嫁,有一次在复旦校庆时惊喜重逢的浪漫故事。李老在一次摔倒后,落下腿疾,策杖而行,但精力依然充沛。每次去见他,他案头都放着报纸和笔砚,读写不辍。他喜欢与人谈诗论文,也讲自己长寿秘诀:“经常活动、轻微劳动、脑子多动”。他家的宅院里儿孙已建起了新式小楼,而他晚年一直住在出生于斯、学步于斯的两间简陋的厢房里。有一次某保健品营销商想以世纪老人为典型,动员李老为其拍广告,遭到了严拒。李老说,这种事情我决不能干。

李仲老用毛笔给我写过几封信,对六中所托未能实现颇感歉疚。其实,他主观上已尽力而为了,倒是我们不该去麻烦一位期颐老者,想到这一点我也深怀歉意。人生百岁古来稀,逾百笑吟千禧诗。李老八十岁后的诗集《随学制斋戒吟集》出版,于二十一世纪元旦用毛笔题赠我一册。该书扉页有陈立夫的题签,下一页有李仲南头戴学士帽摄于19276月的照片。李老在“自叙”里写道:“文学的生命在于诚挚,而不在于夸饰。”他的诗句“桑榆再耕耘,赢来花枝俏。”正是他老人家晚景的写照。在李仲南小传里,建国初任河北工专教授之后,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空白,乃至他的工资关系所在单位,竟不知兹人为谁,其中酸楚与哀痛不言自明。形势好转以后,他虽年事已高,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以诗文讴歌盛世。“国中南社一人在,江左望海两相知。”一生功过盖棺论定,在他辞世之际,《扬州晚报》能用大半版的篇幅予以报道,堪慰老人于九泉之下。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