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叫“乱世出英雄,板荡识诚臣”——在乱世,才知道谁是真英雄,谁是假英雄,谁是忠臣,谁又是奸臣;平时再怎么伪装、包装、作秀,都没啥用,关键时刻才会显露本相,一目了然。
男女关系也是这样。一个人,恋爱时、婚姻中对你恩爱有加,嘘寒问暖,确实很让你感动、欣慰,以为跟对了人,遇到了生命中的唯一;但这经常只是表象,一个人对你好,并不代表这个人的本性和素质就好,也不说明这个人就适合白头偕老,过一辈子;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显示出一个人的真正素质呢?
——说起来有点尴尬,经常是分手的时候。到了分手的时候,意味着大家即将一拍两散,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彼此陌路,此时最能呈现一个人的本性和素质。
不少人都有分手的经验——分手时,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也有两方都想分手的;有人认为自己上了当受了骗,有人觉得自己吃了亏……情况不一而足。依据个人的分手意愿和感受不同,分手时的心理反应也各不相同;对于被分手的一方,无论是因爱生恨,还是失落、沮丧,甚至产生挫败感,羞辱感,都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问题在于,伴随着各种不良的感觉,人的行为依据个人的本性和素质而截然不同——
本性善良和素质好的人,虽然不情愿,或者觉得自己吃了亏,但是,ta这个时候的表现和平时的表现不会有太大的落差;ta好说好散,基本上不会采取报复行动:ta伤感,但只是一个人哭泣;ta有怨言,但只跟自己熟悉的、亲近的人倾述,而不会到处数落对方的不是;ta不会散布对方的隐私,不会公布对方的照片;ta伤心透顶,但不会威胁、恐吓对方,更不会去伤害对方;ta怀念对方,祝福对方,记着对方对自己的好。
而本质不好的人,一旦分手时自己的真实面目却暴露无遗:ta的表现和平时截然不同,完全变了一个人;ta不依不饶,恶语相向,面目狰狞;威胁、恐吓对方,试图以暴力的方式胁迫对方不要分手;自私自利,不肯吃一丁点亏,狮子大开口,要求对方补偿自己,否则就不允许分手;ta全盘否定对方,把对方数落得一无是处;ta随意散布对方的隐私,以为报复;采取具体的报复行动,直接伤害对方。
读者用百度搜搜,就能搜索出男女因为分手而产生的无数悲剧。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最近的,一个是有名的——
《楚天都市报》报道(梗概),湖北房县漂亮的中年女子胡丽(化名),在和丈夫宦某外出打工时,结识了老乡陈某,两个人成为相好。此后,陈某多次要求胡丽离婚,和自己私奔,一起生活;胡丽没有答应,并在某天提出分手,陈某为此暴跳如雷,将胡丽反剪双手按倒,从包里掏出胶带将她的嘴封住,用胶带将其四肢捆绑在床上。“你到底答不答应?再不答应,我就整死你!”陈某恶狠狠地威胁。平时一向温柔体贴的陈某变得像恶魔,冲出门外,提来两瓶酒精,把酒精向胡丽从头至脚浇透,然后用打火机点燃……经检查,胡丽全身60%烧伤,损伤程度定为重伤二级。
陈某恶魔的本性,就隐藏在其“温柔体贴”的表象之下;而陈某之所以平时温柔体贴,无非是想达到自己的私利目的;目的如果达不到,就翻脸不认人,邪恶如魔鬼。如果不是因为分手暴露本相,这种恶魔的本性或许还会隐藏一段时间,只到关键时刻致命爆发;毕竟,一个人自私、残忍、残暴、心胸狭窄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
我们都知道著名歌星韦唯的那段跨国婚姻。1992年,韦唯与来中国访问的瑞典钢琴家迈克尔·史密斯相识、相恋,并很快结婚。瑞典,那可是世外桃源,西方文明的典范,迈克尔·史密斯又是一位艺术家,想想这段恋情就足够罗曼蒂克;事实也是,双方起初确实浪漫恩爱。在迈克尔·史密斯写的《我的中国妻韦唯》中,有许多恩爱的片段——
迈克发给韦唯的邮件:“我在肉体上、精神上跟你那么紧密地连在一起,一旦你不在我身边,我都快发疯了…………即使你远隔重洋,我也和你在一起。” “……我爱你的一切:你的好,你的不好,你的错误,你的痛苦,你的美,你的欢乐……我是你的崇拜者,你的歌迷,你的奴隶……你想让我做什么人,我就做什么人,不管你上哪儿,我都跟你一起去。”“我感激上帝的恩赐……你是我天造地设的惟一的女人,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我每天醒来都这样想:谢谢你,宇宙,谢谢你,时间和空间……”
韦唯写给迈克的情书:“清晨五点四十分醒来,又接着睡,好像做了一个梦……好像是在海滨,我们俩处在一种炽热奔放的情绪之中,上帝啊,写到这儿,对你的渴望已经使我的身体隐隐作痛了……我们搂得这样紧,把我们的肉体和灵魂都融成了一体,两颗心像一颗心那么跳动,你的亲吻像雨点一样飞向我的脸、脖子、肩和身上的每一处……”
这简直是大腕级编剧为爱情大片设计的台词和桥段,极致浪漫,但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因为分手的那一刻还没有到来,当分手的一刻到来时,让我们来看看浪漫的瑞典人的表现如何?以下是媒体报道(本博主略有修改,不影响原意)——
因离婚引发的孩子争夺大战,更让人觉得好像在看好莱坞超级惊悚大片。争夺监护权的过程中,瑞典人设置了很多人为障碍,妨碍韦唯对孩子的抚养和照料。钢琴家不但拿走了属于他们两人的很多值钱物品,还拿走了孩子们的护照。这样,虽然法庭把孩子的临时抚养权判给韦唯,但韦唯无法切实地享有这种权利。虽然韦唯最后争得三个孩子的监护权,但据媒体爆料,钢琴家曾经为了获得监护权,甚至请黑社会人物追杀、威胁韦唯。
我觉得奇怪,瑞典也有黑社会?而浪漫的钢琴家居然认识黑道中人?从前的浪漫呢?钢琴家就是这么对待自己“唯一的爱”的?如果不是因为分手,瑞典人的慈善和爱的面目或许真的会像传说中的一样,里外如一;只可惜,分手像照妖镜,照出了瑞典人的自私和凶暴本性,瑞典人为了达成目的无有不用其极,翻脸不认人的程度堪称登峰造极。
下班时间未到,还可以举两个例子。
前些年,杭州有对80后的小夫妻离婚,双方分割财产,细致到鼠标——说明双方互不相让,一点点亏都不想吃。这种精明,这种自私自利,这种精细的切割,在婚姻生活中基本上不会呈现,但在分手时却纤毫毕露,当初说好的恩爱、天长地久、白头偕老……呢,都去哪儿了?
有位朋友离婚了,前妻虽然不愿意,却毫无怨言。她有一次告诉我,前夫答应了她所有的离婚条件,有些条件近乎苛刻,但前夫“做到了最好”。这样的男人,才是大度、大气的素质男人。
——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未到分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