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dayonggege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四川“院士”地图出炉川大居首

$
0
0
四川“院士”地图出炉川大居首
2015-02-02 16:10:4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2015开年1月,四川学界已经失去了两位院士。1月10日,“布鞋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逝世,1月23日,同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逝世。
几十年来,巴蜀大地上,涌现出数十位院士,他们在科学的殿堂中埋头钻研,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呕心沥血。“中国高速轮轨之父”沈志云、“中国催化剂之父”的两院院士闵恩泽、动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尔宓、中国固体物理研究开拓者之一李荫远、“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钟山等等。这批院士,或在四川出生,或在四川求学,或任教于四川,他们与四川有着莫得化不开的缘分,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今天,华西都市报客户端君将为您揭秘这些与四川结缘的院士与他们所在学校的故事。
大学“院士”哪家强?
大学榜单
四川大学:14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刘应明、侯朝焕、赵尔宓、魏于全、李安民、 冯小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涂铭旌、高洁、林祥棣、谢和平、周寿桓、张兴栋、石碧
电子科技大学:7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盛纲 陈星弼 李朝义 张景中 陈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乐民 李言荣
西南交通大学:11位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文灏、沈昌祥、何华武、秦顺全、丁荣军、刘人怀、钱清泉
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刘宝珺、葛昌纯
四川农业大学:1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廷昭
中学“院士”哪家强?
中学榜单
成都七中:8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堃墀、李荫远(初中)、沙国河(高中)、陈家镛、王大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张兴栋、叶尚福
成都石室中学:7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荫远(高中)、沙国河(高中)、马志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陈懋章、翁宇庆、段宁
华西中学·电子科大附中(原成都十三中):3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陈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
成都树德中学:2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振鹏
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原成都二十八中):2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
张隆溪(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华裔院士)
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原成都二中):1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
成都八中:1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寿桓
彭州中学:1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
彭州一中:1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原成都十二中):1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
列五中学:1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炳琨
石室联中蜀华分校(原蜀华中学):1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彪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北区(原成都锦江中学):1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
温江中学:1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
邛崃一中:1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
人物故事
两院院士闵恩泽:偶像是李宇春 每天睡觉前要听半个小时歌



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1924年生于四川成都,如今已经91岁了,曾就读于四川省立第一中学(现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3年前,2012年4月,母校百岁诞辰,闵恩泽回来母校同学校的孩子们交流。
当时,89岁高龄的闵恩泽操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自称为“老老老学长”,亲切地称学生为“小小小师妹、师弟”。“我在北京,从来不上台演讲,因为绝大多数人听不懂我的‘四川普通话’。”闵恩泽说,他在北京也从来不会买“4或10”件东西,因为在这个上面已经闹出太多“笑话”了,“我现在只买5个。”
闵恩泽的童年在成都度过,年近9旬的他还清晰地记得母亲教他背诵的《蜀相》以及武侯祠里关于诸葛亮的对联,他说,这些教会他在处理事物时学会审时度势。
当天,学生送给闵恩泽的礼物是李宇春的专辑,他们知道,闵老可是李宇春的超级“粉丝”。闵恩泽说,他喜欢京剧,也喜欢流行歌曲,最喜欢的就是李宇春。他已经买了很多李宇春的专辑放在家中,每天睡觉前都会放CD,定好半个小时,在音乐中睡着。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数学老师鼓励他成为工程师


1972年春天,石碧进入成都二十八中(现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开始了初中第4学期的学习,直到1975年高中毕业。
2013年6月,母校百年校庆,石碧给母校写了一封信,回忆起了中学时光,
石碧在信中说,当时,“读书无用”的论调还很盛行,教师们普遍对专心教学心有余悸。但他发现,他遇到的各科老师似乎都很“胆大”。进校上第一节课时,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杨自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已经被耽误了太多时间,我是数学老师,对其他事情我懂得不多,只知道我们国家非常非常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你们抓紧时间吧!”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石碧的心里。
石碧说,在后来的授课中,杨自镶总是把人们以为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引人入胜,使同学们倍感科学之美。而语文老师肖晓从不要求大家背课文,也不做选择填空之类的题,她对课文的鉴赏和分析娓娓动人,对精彩段落的朗诵宛如动人的歌谣,她的授课使很多同学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当成一生的爱好。
“英文老师在当时的处境比较尴尬,过多地要求学生学习英文,可能被认为是鼓励崇洋媚外。”石碧回忆,他班上的英文老师却非常有智慧,常常带着学生们去四川省著名的“阶级教育展览馆——收租院”进行英语解说实习,而学生们的英文读、写、听、说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有了中学的坚实基础,1978年,石碧顺利考入大学,开始他在皮革领域的研究生涯。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痴情丈夫 画“勿忘我”献亡妻


1978年,赵尔宓全副武装登上蛇岛。
动物学家赵尔宓说,正因有善解人意的妻子涂茂浰,他50多年来才能专心科研。
涂茂浰和赵尔宓都毕业于树德中学,曾同校多年。但那时学校分男生部和女生部,两人并不认识。直到低赵尔宓一届的涂茂浰也考上了华西协和大学药学系,两人才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相识。
“我被她的单纯、淳朴深深吸引,就找机会和她说话。”涂茂浰数学较好,赵尔宓就常向她请教数学难题。时间长了,涂茂浰领会到了他的心意。
1953年,两人结婚。由于工作需要,赵尔宓每年至少有半年都在野外考察,照顾孩子的重担几乎落在爱人涂茂浰身上。两人半个世纪的爱情并未因距离有过疏淡:到野外工作时,赵尔宓会和妻子通过书信保持联系。即使时间再紧,他也会短短写几句话寄回去。
晚年时,妻子的高血压越来越严重,为照顾好妻子,每天清晨7点,赵尔宓就起床做早餐,等妻子睡够了,才轻声把她叫醒。2006年初,涂茂浰去世。同年底,赵尔宓个人独著《中国蛇类》上、下卷正式出版。书的首页画有一幅“勿忘我”植物,用中、英文写着:“作者谨以此书献给已故爱妻涂茂浰教授。”
涂茂浰逝世一周年时,赵尔宓精选了她各时期的照片,设计编排印制了画册,题名《永远想念你》。封面的扉页上还写着:“我的爱妻、孩子们的母亲——茂浰,离开我们已快一年,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我们全家决定编印这本影册:寄托哀思,缅怀她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作为她逝世一周年的纪念。”落款签名赵尔宓。

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华裔院士张隆溪:老师送英文书籍奠定人生基调





1960年到1963年,张隆溪在成都二十八中(现成都树德协进中学)读初中,他用“无乐自欣豫”来形容那个时候的初中生活,“虽然物质匮乏,但生活却充满向往,有自己简单的愉悦和欢乐。”
张隆溪初中成绩很好,当时,班上成绩前3名的学生可以得到铅笔做奖励,而在他的印象中,初中从来没有自己买过铅笔。张隆溪喜欢英语,初中时进步特别快,不仅很快就超出了课程进度,还自学起了俄语和德语。
张隆溪说,在母校的老师中,他最感激的是英语老师潘森林,他并没有上过潘森林的课,但因为在那几届学生里,他英语成绩比较突出,潘森林就留意到了他。高中毕业下乡前,张隆溪偶然在路上遇到了潘森林,潘森林在得知学生要下乡后,就送了两本书让他带到乡下去读。“这两本英文书在当时实在是弥足珍贵,这说明潘老师不仅记得我,还关心信任我。”张隆溪说,这两本书,一本是《希腊罗马文学英译选读》,一本是《英美文学选读》,书中有希腊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莎士比亚明珠选段等。
“这两本书在乡下陪伴了我3年,我一页一页从头到尾反复细读,详细了解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和英美文学的精髓。”张隆溪说,这两部书使他的英语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也引起他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兴趣,更为他后来整个生活的改变奠定了基础。为此,他永远感怀潘森林老师,尽管没有在课堂上教过他,但潘森林送的书却成为他自学最好的教材。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菲菲 综合
编辑 林建平



http://news.huaxi100.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51&id=597315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