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转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习近平讲话释难(13)


 

“功崇惟志,业广唯勤。”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1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其中引用了《尚书·周官》中的一句话:“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部古代经典离现在已经3000来年,本来就晦涩难懂,即使专家学者借助工具书理解起来都很吃力,对于一般人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

         理解这句话最关键的一个字是“惟”。各种报刊杂志在理解这句话时,都是把“惟”解读为“由于”或者“因为”,就是“由于志向而功高,由于勤劳而业广”。虽然这样理解不能算完全错,但是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此没有准确把握习主席这句话的精髓。

         “惟”在上古时期能否作“由于”讲,甚为可疑。迄今为止,只有一个孤证,用例引自同一本书:“亦惟女故。”(《尚书·盘庚中》)可是“惟”的这一用法不见于上古的其他典籍。我推测,“惟”在上古并没有做原因介词“由于”的用法,只是后人根据上下文做出的一种臆测而已。

         然而,“惟”在上古汉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用法,作“唯一”、“只有”讲,引出必要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那就是缺乏这一条件,就无法实现某结果;然而具备这一条件,并不能保证一定实现某结果。我认为,《尚书》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为:

 

         只有立大志才能建大功,只有辛勤努力才能成伟业。

 

         也只有这样解释,方能把握习主席这篇报告的思想核心,这就是:

 

    只有立大志,只有努力实干,才能实现中国梦

 

也就是说,“立大志”和“实干”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一般的理解只是把它们归结为普通的因果关系,就没有突出“志向”和“实干”的必要条件地位,即缺它们任何一个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然而,一般的因果关系则没有这种强制联系,一个结果则可以有多种原因造成。比如,一个人发财致富,可以有多种原因,比如由于勤劳能干,由于聪明善断,由于继承祖业,由于运气亨通,如此等等。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志向。圣人区别于一般人,就在他不屈的志向。子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司马迁在整部《史记》中用“名垂后世”评价过三个人,其中之一就是荆轲,虽然他刺秦未果,然而“立意较然,不欺其志”。三国时候,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然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认为“当今英雄,只有使君(刘备)与操耳”。论武功,这两个人根本排不上号。为什么在曹操眼里,只有刘备和他自己是“当今英雄”?就在于他们两个都有匡扶汉室之大志!

         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国家,志向和勤劳是成就大功业的先决条件。《尚书》中的这两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附一  

       这是《尚书》中与“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句型相同,解读相似的句子。由此可以说明我的解释的合理性。

 

       百工惟時。(《尚書·虞書》)——只有按时工作,各行各业的人士才能有所作为。

        視遠惟明。(《尚書·商書》)——只有眼睛明亮,才能看得远。

        任官惟賢材。(《尚書·商書》)——只有贤德之人才能被任命官职。

        所寶惟賢。(《尚书·周书》)——只有贤德才被珍惜。

 

附二     

        《习近平主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饱含深意》    作者 付彪:“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官》。意思是说,功勋卓著,只有靠立志高远;学识广博,只能靠勤奋努力。

          这是报刊杂志解读中最接近原意的解释。然而作者把必要条件诠释为“只有靠……”就不妥了,它们之间并不是依赖关系。此外,作者把“业广”理解为“学识广博”,这是硬伤,早期的“业”指“事业”,“业广”就是“事业发达”、“大事业”。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5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