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美丽的新娘子
情人锁,情人结
拉脱维亚不愧为盛产美女的国度
在里加逛了一天的老城区,走到自由纪念碑不远的公园附近,有座情人桥,在俄罗斯,和这些前苏联国家一般新人结婚都要到桥上锁一把锁头来纪念爱情,已经是婚礼的一部分了,在这里碰到了这几个拉脱维亚的几个小美女,不知道是真是假,她们过来问我是不是可以和我合影,说是她们学校有个竞赛,就是和外国人合影,合影最多的可以获胜,有这么漂亮的美女找上门来了,你说我能忍心拒绝么?
天使容貌的东欧小美人!
中午吃的披萨,非常正宗,而且也不是很贵。当然是和俄罗斯相比,如果和中国比的话还是有点小贵,不过味道非常正宗,而且绝对不会担心质量问题:)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在旅行中遇到婚礼真的是件比较喜庆的事情,看到这些漂亮的小朋友,真心想努力自己也早日能有这么漂亮的宝宝。
关于里加,大多数人的脑海恐怕只停留在前苏联这个模糊的概念上。事实上,这是波罗的海最古老繁盛的都会,被曾游历至此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称作“北方巴黎”。其实,作为东西方十字路口,这里的多样性积淀甚至胜过花都。作为2014年的欧洲文化之都,这位高龄美人再度焕发青春,只待你一亲芳泽。
自由纪念碑留念
这张照片是在DOME
CHURCH里面拍的,是两个美国人帮忙拍的,她们中的一个人的名字记得特别清楚,叫GWAN,因为是和英剧火炬木小组里面的演员同名,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在这旅行的一路上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来自世界各地,缘分使然碰上了互相帮忙拍个照片,如果聊得比较投机就留一下FACEBOOK,
还有很多就此成为了朋友,因为这样喜欢独自旅行的人大部分都是特别喜欢交朋友的,所以我的朋友也算是不少了,到哪里都能遇到和认识新老朋友,我很感谢能这么的有荣幸认识这么多可爱的人!
已有800多年历史的里加大教堂(Doma
Cathedral),这座融入了多种建筑风格的大教堂,正是里加历史和财富的象征。当里加已是繁华都市时,现在的波罗的海第一大城市圣彼得堡还是一片沼泽地。
但这座宗教中心更多被典籍所提及,却是在音乐领域,这里
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厅之一”。教堂里的管风琴制于1884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尽管如今已落到了第四大,但依然是公认的世界浪漫主义时期后期乐器艺术的最高成就。每晚七点,这里雷打不动会有管风琴音乐会,演奏和歌咏者皆为名家,不容错过。
教会内部的雕塑
可爱的拉脱维亚小孩,也是讲俄语的,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小孩子也都还讲俄语,在立陶宛就很少了。
拉脱维亚国旗和欧盟旗帜
在2003年9月20日经由全国性的公投,拉脱维亚人投票决定加入欧盟,其会员国身份自2004年5月1日起生效。拉脱维亚并在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会员国,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拉脱维亚的经济改革彻底得改变了前苏联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自中世纪起,黑猫在欧洲便成了厄运的象征,为什么却堂而皇之地立在这屋顶上?原来百余年前,一位富有的本地商人申请加入大公会,但被这一德意志人把持的行会所拒绝。愤怒之下,他不惜重金请名师在对面设计建造更高大的豪宅,更侮辱性的是在豪宅顶端放置了黑猫,还把后庭对准拒绝了自己的大公会大楼。不过现在看到的两只猫却是背对背的朝向,原来还是法庭调解后、房主被行会“招安”的私了结果。
黑猫楼算是里加老城新艺术(Art
Nouveau)建筑的代表。而作为新艺术建筑之都,里加一共拥有800余幢风格迥异、精美独特的这一风格的建筑。其中的精华,都集中在新城的Alberta和Elizabetes两条街。非对称的形状,装饰性的拱门和表面弯曲,动植物状的设计无处不在,各种逼真的人表情更是足以令你脑洞大开。
DOMA CHURCH 外观
在纪念品店和拉脱维亚美女合影留念,买了不少纪念品,而在里加最为著名的就是猫了。因为这边有个关于猫的故事或者叫传说。所以猫也算是里加的象征了。
各种关于猫的纪念品,琳琅满目
还有这么酷的狗狗
在里加的各种建筑都特别有特色,堪称美国细节都很完美,仔细看一下这栋楼也有猫出现哦。
就在我逛街的时候听到这个酒吧里一群德国人在高声唱歌,仔细一看是在看球,在欧洲特别多疯狂的粉丝,热衷于足球,他们不会矜持,聚精会神的看比赛,然后也会和现场的球迷一起唱歌,那种热爱真的是令人羡慕,因为有个爱好是件幸福的事情,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由纪念碑建于1931-1935年,是拉脱维亚人民精神力量和自由理想的象征,位于里加市中心,是里加标志性建筑。碑高42米,碑上刻有“祖国与自由”字样。碑顶的妇女是自由的象征,她手中的三颗金星代表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与文化区:维德泽姆、拉特加列和库尔泽姆。
这个纪念碑在里加老城和新城的交界处,其创造者是拉托维亚一个著名的雕塑家。纪念碑有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代表不同涵义:劳动,国家实力,精神力量,自由等。最低端的浮雕代表着历史事件,顶部是一位自由女神,她手举三颗星,面向西方,代表了拉托维亚的三个地区,Kurzeme,
Vidzeme和 Latgale,上面的题字是“为祖国和自由”。
自由纪念碑是在1935年由公众集资建成的,Peter的雕像曾竖立在那里。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它是拉托维亚独立运动的焦点,当时也是很多政治会议的非官方聚居中心。独立运动发起于1987年7月14,5000人非法集聚在一起纪念斯大林军队的牺牲者。
苏联统治时纪念碑是禁止入内的,列宁的雕像被发放置在那里,莫斯科政变失败后,列宁雕像在1991年8月20日夜里移走。
情人锁,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传照片特别的费事,经常是传不上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国外登录博客比较慢还是在国内也一样。
最后一张也是用和这几个拉脱维亚美人合影来结束吧,一个人的旅行不孤单不寂寞,因为路上总会有太多你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拿起背包,咱们一起出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