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力:奥巴马为何感叹任期只剩两年了?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本身就创造了历史,他不仅是资历最浅、属最年轻的总统之一,更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其履新初期在国内和国际社会享有的超高人气,媒体曾有广泛报道。入主白宫不足一年,在没有任何值得提起的贡献情况下,即获诺贝和和平奖,亦可从侧面说明问题。
然而,年轻、帅气,也包括聪明过人、极佳的口才,都不能保证白宫的主人必然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总统。否则,也就无法解释其貌不扬的林肯、老迈的里根何以能够进入美国伟大总统之列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奥巴马执政6年来的历程,那就是一个从神人“迷信”的山顶持续下行直至凡夫俗子大地,且没有曲折的过程!
6年前,奥巴马凭借着年轻人的勇气和热情,怀揣改变美国、改变世界的伟大梦想,并高喊着其最具代表性的竞选口号“改变!”入主白宫的。6年后,回头看,奥巴马改变了美国、改变了世界多少呢?美国人宽容的说法是差强人意,不客气的评价是乏善可陈!如果说美国和世界改变了奥巴马不少,导致他越来越“乖”,倒是一个相当靠谱的结论。
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正经行当最不公正,恐怕就是政治领域。站在不同立场上评判一位执政者的是与非,往往倒灶于太多与公正无关的因素!早已学乖的“苦孩子”奥巴马目前压力不小,其眼下的处境,用一句中国俏皮话定格,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在国际社会,中、俄和许多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奥巴马政府依然不肯摒弃冷战思维,死抱超级大国的霸道做派不愿改变,热衷于以种种居高临下的手段搞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输出,到处指手画脚,甚至粗暴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等劣行比比皆是。其盟友则抱怨奥巴马政府太自我中心,缺乏责任感,可信度不高,尤其是对很多国家的监听行为令人无法接受。
而在美国国内,这位美国总统的支持率不仅跌到了惨不忍睹的程度,更被政客和观察者指责为软弱无能。媒体的此类评论不胜枚举,这里仅举两例。美国前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受访时称,美国政府的外交表现“纯粹无能”!美国前副总统切尼评论奥巴马时更将其一棍子打死:“他是个非常软弱的总统,是我有生之年见过的最软弱的美国总统”!
如果有人(如民主党人)反驳这类指责,他们必会举出很多外交事件。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把美国世界老大做派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奥巴马虽然发了飙,却发现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不买账,只能空手而归,导致2012年到期且不利于发达国家的《京都议定书》不得不被迫延至2020年。在应对叙利亚乱局特别是化武危机一事上,军事打击箭在弦上的白宫最后等于被克里姆林宫牵着鼻子走。而在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这件大事上,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则招致国内广泛批评,更出现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拒见奥巴马的插曲。因美、欧暗助反对派引发的乌克兰危机已被外界普遍看成是俄罗斯普京的胜利,奥巴马与欧盟沦落到被动应对的地步。“历史悠久”的巴以和谈亦因以色列的不合作而停摆,让调停者奥巴马政府颜面尽失。就是奥巴马上任以来主推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亦没有取得多少积极成果。奥巴马在保护几个亚洲小兄弟以及钓鱼岛等问题上虽然也给足了承诺,但在美国人最上心的TPP谈判方面却没能取得多少进展。更引人注目的是,中俄两大邻居能够克服彼此缺乏足够信任等历史和现实障碍,达到全面合作的新境界,客观上,奥巴马总统不明智地成了最大推手!一句话,在美国人眼里,奥巴马总统的外交表现乏善可陈!
如果提到国内事务,美国人一定清晰记得,俨然以穷人代言人面目出现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倾注了一番心血的医保方案却出师不利,尤其被共和党人大做文章极尽贬低之。至于他曾雄心勃勃提到的加征富人税之类的承诺,也只能说说而已。而屋漏偏遇连阴雨,刚刚落幕的中期选举,共和党完胜,民主党在参众两院均失去控制权 …… 凡此种种,给人一种感觉,奥巴马的历史地位要想超越被美国人冠以“傻瓜”总统的小布什,似乎都有难度!
事情果真如此吗?未必。对一位执政者的评价一定不能脱离其现实环境和历史背景。应该说,奥巴马是一位多少有些生不逢时的总统。他入主白宫之始,正是美国金融领域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之时,并引发全球经济不景气。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引领全球风骚!奥巴马一方面要应对国内经济衰退的严峻挑战,另方面又不能忽略阿富汗、伊拉克两个战场错综复杂的局势,特别是消灭本拉登等国际反恐之战。而与此同时,还要与迅速崛起的中国和军事强国俄罗斯博弈,并面对全球化激烈竞争。更有攸关全球安全的削减核武谈判、全球气候变化、朝核问题、伊核问题、阿拉伯之春、巴以和谈、网络监听与安全等世界热点问题。
而一个更大的背景是后冷战时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中国、俄罗斯、欧盟、其他金砖国家、以及联合国之外的20国集团、拉共体、亚信会议、上合组织、东盟等国际多边磋商机制都成为美国不得不谨慎对待的重要力量。一个更关键的核心事实是,虽然美国依然是世界老大,但其相对实力和国际权威性却在走下坡路,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综合实力在迅速上升中。作为奥巴马时代美国的一个重大转折,其几位前任所享有的那种一极独大、唯我独尊的国际权威性已经一去不复返。正是这一转折,成为奥巴马“软弱”表现无法抗拒的大前提。对这一变局无所适从的鹰派美国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指责这位总统软弱,虽可理解,却并不客观。公平地看,奥巴马在忍痛适应这一不易察觉的国际大变局过程中,其表现尚算明智和理智。
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达不成共识,首先在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缺乏足够认识,过高估计了己方的影响力,而非奥巴马无能。在应对叙利亚化武危机一事上,白宫最终能够审时度势,灵活接受交由国际监管销毁叙国化武的政治解决方案,避免了黩武模式和中东国际危机,为大国间有效合作解决棘手的国际危机提供了一个范例。至于目前尚无定论的乌克兰危机,首先是由于欧盟东扩至俄罗斯家门口,突破了其核心利益这条底线造成的。在此种情况下,期望依然属军事超级大国的俄罗斯人无动于衷未免天真。而奥巴马明智地排除军事干预选项同样与软弱无关。半个世纪前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结局是,苏联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并随后撤回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这种妥协不仅避免了灾难性的核大战,也保障了古巴的安全,不能说谁软弱,而是明智决策。同理,奥巴马当下的决定也与软弱无关,毕竟有正常理智者都会力避两个超级军事大国间发生战争后无法估量的代价。
至于奥巴马尊守竞选诺言,决心在任期内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属顺应历史潮流,回归主要由各国、各地区解决自身事务的正确轨道。这对减轻美国自身负担,重振经济,专注于解决好国内事务亦有正面意义。而小布什任内的副总统切尼,曾是老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有浓厚的军方背景,他不喜欢奥巴马一点也不奇怪。其他有军方背景者、尤其是缘于党派之争的严厉指责之不客观,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因此相信奥巴马就是一位软弱无能总统,难免过于武断。
奥巴马此次的亚洲之行,可谓好戏连台。在北京有规模日盛的APEC和吸引全球目光的习奥峰会,然后是缅甸的东盟峰会和澳大利亚的G20峰会。总统任期仅剩两年的奥巴马,今后在这类大舞台施展的机会已经屈指可数,而到目前为止,他可以留给后人的政绩和遗产确实又不算多。
在中南海瀛台与中国主席畅谈5小时之后,触景生情,怎能不令这位“壮志难酬”的世界头号强国总统感慨至深呢!
习奥瀛台夜会道别时,奥巴马那一句话的概括应该是真诚的:今晚,我这辈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次日,在与中国领导层继续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谈判之后,他说出:“美中合作发展强有力关系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核心”,“美国有诚意同中国在亚太构建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其明确的态度应该也是可信的。
最后,如果中南海“瀛台夜会”和北京APEC峰会的历史与现实课程没有白上,奥巴马总统还想抓住最后的机会,为美国留下一份像样的外交遗产,运用好政治家的远见和气魄,做好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篇大文章,为未来的美国对华政策定下以合作为主轴的全新基调,为其赢得一个体面的历史地位,还是很有希望的。原因也很明显,“和”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和谐世界”,再到全球“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外交的恒久理念,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是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和恒久理念的最好体现!奥巴马若能由此入手,必将是得到中国积极回应最有保障、最明智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