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7日晚,梁羽生在广西电视台录制《文心侠骨共婵娟》中秋晚会。
晚上刚从山西游玩回来。初一上午离京时,就从记者那里知道梁羽生去世的消息。一路上边开车边布置记者采访,从兄弟部门协调出一个版来报道,临时抽调我们读书版的编辑来加班。对于这样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绝对值得浓墨重彩的人物,如果放在平时,一个版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在大年初一整张报纸只有16个版的情况下,专门拿出一个版来报道梁公去世的消息,这样的篇幅足以体现他的分量。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印象较深的是《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这些小说都是中学时看的,正是对文学非常感兴趣的年龄,为赋新词强说愁。看《七剑下天山》时,恰巧刚看完《牛虻》不久,就把脸上有一道疤的凌未风当作中国的牛虻;看《萍踪侠影》时,为白衣飘飘的张丹枫所倾倒,羡慕他的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衷心希望他和云蕾有情人终成眷属;看《云海玉弓缘》时,特别喜欢亦正亦邪的金世遗,感觉他是梁羽生刻画的诸多大侠中最另类、最成功的一个人物。金世遗身世坎坷,命
运多舛,愤世嫉俗、性格古怪,但侠肝义胆,豪气云天,典型的性情中人,是梁羽生小说中为数不多的不那么十全十美的大侠。与梁公小说中其他人物相比,金世遗更加真实可信,更加贴近读者,更像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
和金庸、古龙一样,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陪伴我度过了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小说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当年我梦中经常出现的角色,是我和同学聊天时重要的谈资。
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这次春节山西之行很充实,也很累。今晚(初四)回到北京家中,晚饭时喝了点酒,看了初二我们报社对梁羽生去世的整版报道,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于是有了以上这些随感,以此缅怀梁羽生先生。祝梁公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