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民逝世:南人北迁终立业 科研报国传志向 享年98岁
http://www.enorth.com.cn
来源:每日新报 作者:朱丹 2014-08-13 08:40:52 编辑:张瑜
内容提要:8月10日下午,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著名机械工程专家和教育家、天津大学机械学科创始人彭泽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津辞世,享年98岁。彭泽民先生求学于抗战民族危难时期,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
彭泽民先生
天津北方网讯:8月10日下午,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著名机械工程专家和教育家、天津大学机械学科创始人彭泽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津辞世,享年98岁。彭泽民先生求学于抗战民族危难时期,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先生病危时,其弟子从全国各地赶来看望,而他对弟子们的最大嘱托,仍是投身科研报效国家。
彭泽民1917年出生于湖北,1930年随家北迁至天津,考入南开中学。1936年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保送至南开大学。1947年,彭泽民在南开大学任职副教授,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调入天津大学,并负责筹建机械制造专业,成为了天津大学机械学科的创始人。1974年,彭泽民研制出电磁激振器和电容测微仪,并用国产仪器配置出我国第一套“非接触式机床动态试验系统”。这一系统为国内许多工厂和大学所采用。1981年,彭泽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彭泽民的弟子、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黄田回忆先生对他们的指导时说:“先生始终给我们强调的就是做科研首先要有国际视野,这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对我们的英文要求非常高,我知道他是希望我们的科研水平不落后于国外。”几十年来,彭泽民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黄田告诉记者,先生病危住院时,他们几位弟子去看望,而先生依然关心他们的科研工作情况,“先生经历过民族危难时期,更知道科技对国家的意义。教育是一代代的传承,先生把科研报国的志向传承给了我们这些弟子们,我们也会努力把这一志向传承给新一代的年轻人。”
昨天,彭泽民的遗体在天津火化,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与师生一起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向先生表达崇敬与吊唁之意,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也以挽联寄语:“泽霖桃李,七秩殷殷教书育人,公能兼济,德铭神州后世;民利为怀,一生孜孜机械动力,严实并举,真乃天大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