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协大讲坛纵论“空间站与科学研究”
我国空间站首舱拟2018年上天
正征集空间实验课题,可能承担国际课题
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6-17 14:55:43
科学网上海6月17日讯(黄辛)载人航天是显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空间站是当代空间活动的最重大前沿。6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胡文瑞在上海科协大讲坛上表示,按载人航天阶段性规划,我国空间站有望于2020年投入运转,而根据空间站“五舱”结构,首舱或可在2018年左右上天。
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技术在近年来飞速发展。作为著名的流体物理学家,胡文瑞院士在题为“空间站与科学研究”的报告中,就载人航天、空间站等尖端前沿课题与听众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交流。他从实例出发,介绍了空间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回顾了前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空间站计划与航天飞机计划,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载人探索计划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精彩演讲令台下听众聚精会神。
胡文瑞认为,空间站是一个长期有人操作的微重力实验室,还同时拥有高真空、太空辐射、90分钟生物昼夜节律等实验环境。他表示,空间站实验课题正在征集中,并可通过地面实验进行预研。另外,通过国际航天合作,我国空间站也可能承担国际科研课题。
胡文瑞院士在报告中介绍说,目前在轨的国际空间站计划2020年关闭,也可能至2024年“延迟退休”,在此期间中国空间站或与国际空间站一起成为人类太空站“双星”,甚至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有人操作的空间实验室。
据了解,在离地数百公里高度建设空间站之前,我国将进行一系列载人航天试验,包括明年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其后发射的新一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天舟货运飞船等,将交会对接组成新的航天飞行系统。完成空间站技术验证后,我国将逐步构建首个多舱结构的空间站。在胡文瑞展示的空间站架构图上,空间站主体为“十字形”:核心舱居中,一头接载人舱,另一头接货运舱,两翼各接一个空间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450吨以上的体量相比,我们总重只有60吨左右,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据悉,上海科协大讲坛是一个集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和多学科交融为特色的品牌讲坛。讲坛聚焦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架构起科学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公众间的交流平台。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